看見原藝之光:讓原住民族的文化工藝,在網路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
在山林之間,文化從未停止流動。
從織布、木雕、皮雕、陶藝到植物染,每一件作品,都是原住民族對祖靈智慧與生活美學的詮釋。但在現代數位洪流中,許多用心經營的原民工坊,卻常常面臨「被看見的困難」。

有技藝,卻缺乏資源;有故事,卻無平台訴說。
Ez2.APP 看見了這樣的困境,也提出了具體行動。
一項關於文化與未來的行動:看見原藝之光
由數位建站團隊 Ez2.APP 主辦的「看見原藝之光」公益計畫,於 2025 年正式啟動,旨在支持來自全台各地、已立案滿三年的原住民工坊,透過免費協助建置網站與提供線上金流工具,讓更多原民創作者有機會被看見、被理解,並進一步提升收入來源與文化影響力。
這項行動,不只是數位建置,更是一場文化賦權的過程。

為什麼需要這個計畫?
許多原住民族工坊擁有精湛工藝與深厚文化底蘊,但在數位轉型上卻時常碰壁:
沒有網站,難以讓創作被更多人看見
不熟悉數位操作,不知如何經營網路銷售
缺乏線上金流工具,導致成交流程卡關
想學習,但沒有教學資源可參考
這不只是產業問題,更是文化存續的風險。
當部落中的傳統工藝無法持續創收與養活創作者,下一代是否還願意繼續承接這份技藝與文化記憶?

「看見原藝之光」提供什麼支持?
這次計畫,將遴選 30 間原民工坊 免費加入,提供三大重點支援:
🟠 1. 一頁式網站設計(免費建置一年)
為每間工坊打造品牌介紹頁,內含創作理念、商品展示、訂購說明等內容,協助工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「數位門面」。
🟢 2. EZ2QRpay 線上信用卡付款模組
消費者可透過手機或電腦直接付款,讓工坊不需額外申請金流串接,也不需理解繁複設定,即可收款、出貨。
🔵 3. 一對一建置教學與後續協助
無論是否熟悉電腦操作,皆會安排專人協助完成網站架構、圖片上傳、商品設定,甚至後續更新也能獲得輔導。

報名條件與資格
目前該計畫限定對象如下:
工坊負責人具有原住民身分
工坊已成立滿三年以上
具備明確創作主軸或文化內涵(不限工藝類型)
有意願使用網站與線上工具推廣品牌
願意配合輔導與簡易學習流程(免技術背景)
報名期間即日起至 2025 年 7 月 7 日,額滿即止。
👉 報名連結:https://ez2.app/original-light
為文化留下聲音的方式,不該只有一種
Ez2.APP 創辦人表示:「我們不是要教大家怎麼做『電商』,而是希望這些有靈魂、有故事的作品,能在這個時代留下自己的位置。」
網站不只是銷售管道,更是文化延續的場域。
每一頁介紹文字、每一張商品圖片,都是工坊主理人與其族群文化對話的起點。
在這次計畫中,許多來自花東、高雄的原住民工坊已經主動報名,類型從木雕、原民服飾、植物染到部落文創皆有。這顯示出,在主流電商平台難以突顯族群特色的狀況下,「擁有自己的網站」對原民創作者而言,正是打開新局的重要一步。
他們的故事,值得更多人聽見
「我阿嬤教我織布,但市集一年也沒幾場。以前我覺得部落作品很難走出來,現在,我開始看到希望。」
── 織女
「我們做陶器不是為了潮流,是為了把祖先的技法留下來。有網站後,買我們作品的人,也更懂我們的文化。」
── 陶藝工坊
這些故事,不只是溫暖或感動而已,
它們反映了當代原住民族創作者,如何在堅持文化的同時,勇敢走進新的世界。

一個網站,也是一道橋
我們深知,網站不會取代口耳相傳的傳統,也不會改變祖靈的智慧流動方式。但它可以是一道橋,一座通往世界、讓文化不再被誤解的橋。
透過「看見原藝之光」,Ez2.APP 團隊期盼:
工坊能提升自營能力,不再倚賴他人銷售平台
民眾能更直接、正確地認識原住民族創作
部落文化得以留下更多數位記錄與產業連結機會
總結:
讓我們一起,看見原藝的光
在這個快速變動的社會裡,文化保存不應只是紙上談兵,更需要實際的行動與資源配合。
「看見原藝之光」是一個邀請,也是一份承諾──
讓原住民族的聲音與創作,不再被邊緣化;
讓更多人看見這片土地上,最動人的靈光。
📌 報名期限:2025年7月7日(日)
📌 詳情與申請表單:https://ez2.app/original-light
本文中的圖片為示意圖,由AI生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