▍原視新聞網相關的影片
當我們仰望星空,很難想像,曾有一群人靠著這片星海,航行萬里,連結整個太平洋。這段幾乎被遺忘的航海智慧,如今正被一群來自大溪地、復活節島與花蓮的航海者重新喚醒。
他們的故事,不只是返航,更是一場文化的回歸。
▍跨越太平洋的記憶:我們來自海洋,也屬於海洋

很久以前,祖先們沒有羅盤、沒有引擎,卻能靠著星星、海浪與飛鳥的方向,自台灣航向整個太平洋。他們是南島語族,是海洋的孩子。
然而,這樣與自然共生的航海智慧,卻在殖民與禁海的歷史中逐漸被壓抑與遺忘。
曾經熟悉的海洋,成了讓許多島民感到陌生與畏懼的存在。
✨ 你可能會感興趣!👉父母改回原民傳統名字,子女保留漢姓也不影響身分認定【政策新制解析】
▍文化復振再啟航:重拾星辰與海浪的對話

直到近年,一股文化復振的風潮自太平洋吹起。
來自大溪地、復活節島與花蓮的航海家們再次啟航,他們用雙手造船、用雙眼觀星,只為重新擁抱那段埋藏於基因裡的記憶。
大溪地Fa’afaite船團領航員 Moeata說:「這是我們的起點——台灣。」東台灣航海國際交流協會召集人 Dumai(高志遠/阿美族)也說:「雖然我們起步晚了,但現在開始,也不算太遲。」
✨ 你可能會感興趣!👉原民歲時祭儀假延長為三天!族人權益再前進,雇主應依法配合
▍從花蓮出發:重啟航線,找回島民的驕傲
於是,一場從海而來的對話,在花蓮展開。
當復活節島的航海者與東台灣的族人並肩坐下,我們知道,這不只是一場分享,更是一場文化主權的宣告。
我們不只是記得祖先如何航海,我們也開始學著重新出發,朝著那片熟悉的藍,重新找回身為島民的驕傲。